《恋与制作人》绿色度测评报告
?(记者:李冬 任建斌)近年来,渭南高新区良田街道上庄村以党建为引领,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扎实推进美丽乡村、产业发展、网格化管理等工作,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走进上庄村,平坦干净的水泥路面巷道、粉刷一新的房屋墙面、郁郁葱葱的农家菜园子、鲜艳醒目的文化墙标语,让人眼前一亮。三五个村民坐在自己门口,聊天唠嗑,享受着新农村发展带来的新生活。上庄村紧抓利好政策,充分利用村上闲置土地,改造完善文体广场,新修纳凉小花园,给村民打造幸福小天地。在村口小花园的凉亭里,村民张瑞英和几位村民正在聊天,她告诉记者,下午没事的时候,自己就带着孙女来这里乘凉,美丽的景色,优美的环境,让这里成为休闲纳凉的好去处。
“修得好,亭子修得很漂亮,平时领娃在这转呢,一下午在这乘凉呢,心情好,凉快,修得漂亮。”渭南高新区良田街道上庄村村民张瑞英说。
“全村的污水分离、路面硬化、卫生厕所等全覆盖,打造美丽乡村。”渭南高新区良田街道上庄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杨世财说。
乡村美了,产业兴了。2021年底,上庄村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名义策划实施钢构冷棚葡萄示范园项目,总投资120万元占地10亩。项目2022年2月启动建设,10月底竣工,建成约6000平方米钢构冷棚,种植500棵新品种葡萄树苗,配套自动升降群膜、滴灌喷淋等设施,硬化生产道路200米,修建蓄水池并购置3台农用机械。园区建设时,村民李大姐成了首批“产业工人”。如今李大姐不仅靠务工攒下积蓄,还跟着园区学会了葡萄种植技术,成了村里的“土专家”。
“以前在外地打零工,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,一天挣120元还能照顾娃,技术员手把手教疏花疏果,现在我都能独立管护大棚了。”渭南高新区良田街道上庄村村民 李妮娜说。
村上按照“党建引领产业振兴”的思路,采取“党总支+”模式,由上庄村党总支牵头,项目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,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葡萄生长性技术指导,村“两委”及监委干部各包联一个大棚的方式进行日常管护运营。经过精心管理,2023年、2024年已实现目标收益10万余元。同时,在项目如期达产达效的基础上,积极引进新技术、新品种,提升葡萄品质,逐步扩大种植面积,辐射带动更多的群众通过种植冷棚葡萄增收致富。
“现在一些群众发现这个能挣到钱,也不用在外地打工,现在已经有三户,后面还有两三户当时咨询问过我,目前,全村有三户已经有意向种植葡萄。”渭南高新区良田街道上庄村监委会监委孙国永说。
为实现“零距离”服务村民,村上以村、组、联户构建三级网格架构,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深化开展“走访+接访”行动,通过村“两委”干部、网格员日常巡查、入户询问、群众来访等渠道,加强秸秆禁烧、保护鸟类等政策宣传,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。
“就来宣传防火,给人讲不要再点麦茬,还有村里的这些草都不能点。”渭南高新区良田街道上庄村村民王敏生说。
“走村串户宣传,交养老社保啥的,工作还是比较繁忙的,平时网格员的工作就是不间断,再就是晚上还要巡查巡逻,白天在地里看,有干柴啥的也不能放火,走村串户跑一跑,给群众搞一下宣传。”渭南高新区良田街道上庄村网格员兰跃进说。
近年来,上庄村党总支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方式,设立“党员责任区”和“产业先锋岗”,让党员在产业发展、乡村治理等工作中亮身份、当先锋。建立“周二学习日”制度,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、方针政策以及农业技术等,不断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,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,为村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。通过抓好党建促发展,上庄村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转变,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8年的8000元增长至2024年的1.8万元,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上庄村徐徐展开。
“下一步,村上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,强化党组织建设,提升队伍战斗力。加速推进葡萄示范园二期建设,拓展“党组织+企业+农户”合作模式,拓宽销售渠道。完善网格化治理,实施“人才回引”计划,设立创业奖励基金,吸引人才返乡,以党建为核心驱动产业、治理协同发展。”渭南高新区良田街道上庄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杨世财说。
来源:渭南广播电视台
编辑:孙飞燕
初审:李雁鹏
审核:任建斌
终审:樊玮
编辑:孙飞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