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看看这场超有爱的文化之旅吧!7 月 26 日下午,渭南市博物馆里可热闹了,30 位来自荷兰、英国、捷克等国家的华裔青少年,带着对中华文明满满的好奇,在这里开启了一段超有趣的“寻根”体验。植物锤染、汉字探秘…… 两个超棒的活动,让大家在动手玩闹中,悄悄摸到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脉搏。
一走进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室,就像穿越到了古代似的。讲解员姐姐指着展柜里的老物件说,史前人类就爱用花草装饰生活用品,那股子对美的简单追求,一下子就钻进了孩子们的心里。大家赶紧拿起刚摘的花叶,在帆布包上 “咚咚咚” 敲起来。你猜怎么着?植物的天然颜色慢慢晕开,变成了独一无二的图案!这哪是做手工呀,明明是在和千年前的古人 “对话”呢。
再看汉字演变长廊,简直像个好玩的闯关游戏!孩子们化身 “汉字小侦探”,玩起了 “结绳记事” 传话游戏。你传我,我传他,最后全变样啦,大家才明白:原来没有文字的时候,传递消息这么麻烦呀!听讲解员讲仓圣鸟迹书碑和 5000 年的仓颉手植柏,孩子们眼睛都亮了,脑子里全是文字刚诞生时的奇妙画面。
最有意思的是 “甲骨文连连看”!梁带村青铜器上的神秘金文,和现在的字一比,哎,还真能对上!冰冷的老古董一下子活了过来,孩子们边找边惊叹:“原来现在的字是这么变来的!” 看到 “与华相宜” 的汉代瓦当,大家才知道渭南市博物馆基本陈列标题的由来,连 “华夏” 两个字的祝福意思都搞懂了。听说程邈创造隶书的故事后,孩子们拿起笔跟着写,方正舒展的笔画,让人觉得汉字写字原来这么有讲究!杨素墓志上的隋唐楷书工工整整,清代牌匾上的字成了 “寻宝目标”,大家边认边笑,才发现汉字在老房子上都这么好看。
最暖的是,讲解员还特意讲了孩子们姓氏和名字在古文字里的意思。当听到自己的名字和古老文字有关系,孩子们一下子觉得,这些老祖宗的智慧离自己这么近!
其实呀,这场博物馆之旅,就像搭了两座桥:用植物当桥,让孩子们感受到老祖宗和大自然好好相处的智慧;用汉字当桥,领着他们一步步走过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路。当帆布包上晕开彩色的花,当自己的名字在古文字里找到影子,文化的小种子早就悄悄种进了心里。
渭南市博物馆真会想办法,不只是展示渭南的老故事,更让这些华裔孩子打心底里觉得:这文化,和我有关系!活动最后,大家在文创中心看文物做的小玩意,还盖了一套漂亮的印章作纪念。你说,这样的寻根之旅,是不是又好玩又有意义?
来源:西部网
编辑:张宁